7月28日,第十届旅游行为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河西走廊文旅高质量发展论坛高级研修坊在韦德官网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韦德bv1946游戏、复旦大学、中国式现代化行动研究实验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与旅游品牌研究基地主办,由韦德bv1946游戏甘肃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承办。其中,论坛高级研修坊为本次会议的重要活动,邀请了复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5位教授进行专题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参会者参加了研修坊。
复旦大学沈涵教授做了《人工智能赋能旅游学术研究》的报告。沈涵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进化路径,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将进入计算社会科学新范式,并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新商科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以及人工智能与旅游研究融合的新趋势。其次,沈涵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辅助选题、撰写文献综述、革新研究方法、提升写作效率、展开跨文化研究、拓展研究方向、论文写作与润色等内容展开细致讲解,并分享可供使用的AI工具。
香港理工大学李咪咪教授做了《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报告。李咪咪教授首先介绍了质性研究的本质、理论基础、哲学前提、研究范式、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她对“解释性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解读,阐述了其理论基础、适用的议题与场景,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最后,李咪咪教授结合儿童家庭旅游中的压力应对研究为例,分享如何展开相关研究工作。
南京大学张宏磊教授做了《AI时代旅游地理新叙事》的报告。张宏磊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指出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科学将成为新一波科技浪潮,提出了人-机器-地方交互的研究问题。张宏磊教授以自己近期从事的共享住宿与房价、空间位置优化、对星级酒店价格的影响等为例,介绍了大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最后,张宏磊教授还分析了AI时代的旅游地理新叙事“人-机-地”分析框架。
中山大学赵莹教授做了《行为地理学的混合研究方法》的报告。赵莹教授介绍了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定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行为的人-地关系研究框架。报告中,赵莹教授以春节返乡游为研究案例,分析了春节返乡的流动性如何影响个体幸福感,详细介绍了如何收集数据、分析方法与研究结果。最后,赵莹教授介绍了行为地理学的混合研究设计,以跨城居民的休闲行为与心理压力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操作过程。
西南财经大学吕兴洋教授做了《旅游实验研究方法》的报告。吕兴洋教授首先介绍了定量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指出回归分析是这些研究方法的本质。其次,吕兴洋教授介绍了如何设计旅游实验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检验假设、发现微妙、排除风险的细节,他还介绍了多实验设计的操作流程,强调了多实验设计重点在于逻辑关系的推演而非数量的增加,认为实验法与其他方法之间可以协作从而产生良好的研究成果。最后,吕兴洋教授介绍了实验研究的细节问题以及自己的思考。
